為可愛的祖國拼搏終生———記全國恢復律師制度后的第一代上海律師步一軍
日期:2006-12-15
作者:上海法治報
閱讀:8,031次
在翻閱上海律師發(fā)展記錄時,我們看到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數(shù)據(jù)和事情,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律師制度恢復初期一批老律師所付出的艱苦努力。這些飽經(jīng)風霜的老律師為上海律師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他們所鐘愛的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今天,他們繼續(xù)在執(zhí)著地追求著。
為可愛的祖國拼搏,這是步一軍和許多同他一個時代的老律師共同的座右銘。今天,我們就帶您走近步一軍,走進他集軍人、大學生、運動員、團干部、援藏教師、律師于一身的精彩人生。
求學華政:
不服輸?shù)念I跑者
近半個世紀后,這位由黨和人民培養(yǎng)出來的高級律師步一軍又回到了大學校園。這時,他的身份是律師兼法學教授。站在講臺上縱論律師實務的他,仿佛看到了當年在講臺下忘我聽講的自己,這滿教室的求知眼神,與當時的自己多么相似。
1955年,步一軍從部隊復員來到上海。按照當時的政策,復員軍人要找工作并不困難。但當時才21歲的他,一心想掌握一門專業(yè)知識,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作出決定時,離高考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拼,一個字就是拼,每天看書背書,除了一天三餐及睡覺外,其他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本瓦@樣,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他終于考上了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系。
作為華東政法學院59屆畢業(yè)生,步一軍清楚地記得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課程共有27門,除了教材外,老師還規(guī)定了大量法律參考書籍要看;每天堅持5————8公里的長跑;課后要勤工儉學。
“有人說我步律師做事不服輸,這個性格可能就是在大學時代養(yǎng)成的。”大學時代的步一軍絕對是一個“頂真”的人。一次,步一軍在翻閱報紙時看到了一則外國人針對中國體育的評論:“中國人體質差,長跑不可能有好成績,更不能跑馬拉松”。
“外國人有兩條腿能跑馬拉松,中國人也有兩條腿,為什么不能跑?”年輕氣盛的步一軍當即下了決心,硬是要跑馬拉松給外國人看看。這天晚上,步一軍就從學校圖書館里借了前蘇聯(lián)出版的《馬拉松跑》研究起來,每天的晨跑也加大了運動量,從5000米一直加到10000米。
1958年,華政法律系三年級學生步一軍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兩創(chuàng)1957年馬拉松全國最好記錄,《中國體育報》和上海《解放日報》都對此作了報道。步一軍在自己的日記里記下了破記錄感言:“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同樣跑得好馬拉松!”
47年過去了,步一軍在1959年畢業(yè)前創(chuàng)造的2小時36分6秒3的成績,至今仍是上海市高校馬拉松的最高記錄。步一軍是這樣評價他的大學生活的:“那時候,根本沒有什么時間打撲克、談戀愛、喝酒,能利用的時間都用在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上了。大學的這段生活,是我漫長的人生征途中的黃金時代,因為它使我掌握了法律專業(yè)知識,使我懂得了人生,專業(yè)精神、不服輸、追求真理,這是一名合格律師的基本素質。”
支教西藏:苦學藏語的優(yōu)秀教師
1959年8月,以全部優(yōu)良成績從華政畢業(yè)的步一軍并沒有走上法律職業(yè)的道路,而是被分配到上海海運學院從事團的工作和擔任黨史助教。
1962年,步一軍先后到上海中學和閔行二中教書,一教就是20余載,其中還支援西藏教育事業(yè)2年。
1980年的暑假前,校長在全校教師大會上作了動員支援西藏教育事業(yè)的報告。得知西藏缺少師資時,充滿干勁的步一軍毫不猶豫地報名支教。
填完報名表,步一軍這時才想起來,他這一走幾乎把家里所以的重擔,都推到了妻子一個人身上。
當時,步一軍的母親已經(jīng)70多歲,兒子在讀小學四年級,女兒才上幼兒園,都需要照顧,而妻子是衛(wèi)生院的醫(yī)生,經(jīng)常要值夜班,工作也很忙。
回到家,步一軍把援藏的事向妻子“老實交待”。原本以為妻子可能會大鬧一場,但她只講了一句“為什么不回來商量一下”,倒是催著步一軍準備行裝了。
就這樣,步一軍帶著妻子“家里有我照顧,你在外面小心”的話,踏上了海拔平均高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
1980年7月21日,經(jīng)過整整兩個星期的日夜兼程的趕路,作為上海市第四批援藏教師隊60人中的一員,步一軍終于到達了拉薩。
當時拉薩只有一所師范學校,兩所中學,步一軍被分配在拉薩中學,擔任藏族班班主任和政治教研組長。
為了教好藏族學生,自進藏的第一天起,步一軍就開始學習藏語和藏文,很快,他就能和藏族師生用藏語進行日常會話,藏語考試還得了82分?!段鞑厝請蟆愤€專門對此作了報道。
在西藏最忙碌的時候,步一軍一周要上24節(jié)課,他用豐富的實例來幫助藏族學生加深理解,效果顯著。由步一軍任教的政治課目,次年全校的高考及格率竟提高了9倍。
1982年7月,步一軍結束他兩年的支教生涯。
在拉薩汽車站上車時,一大批藏族男女學生捧著哈達趕來送行?!案衫锱噙^”(藏語老師慢走)不絕于耳,潔白的哈達堆滿了步一軍的手臂、肩膀和頭頸,這位壯漢也不禁熱淚盈眶,他依依不舍地揮別布達拉宮,重返黃浦江畔。
實現(xiàn)理想:年近半百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
1983年9月1日,是步一軍人生的又一個重要的起點。這天上午8點半,他精神抖擻地到閔行律師事務所(滬南律師事務所的前身)報到,從此開始了一段23年的律師生涯,奮斗至今的職業(yè)。
“說不上是我選擇了律師這個職業(yè),還是律師職業(yè)選擇了我,不過我們之間的確緣分不淺”。
上世紀80年代初,步一軍剛從西藏支教回滬,正逢全國恢復律師制度的熱潮,全市都在動員過去干過法律工作、學習過法律的人回到法律工作者的隊伍中。據(jù)律師協(xié)會的資料顯示,為了能迅速充實律師隊伍,當時上海市司法局成立一個專門小組,但真正接受動員的寥寥無幾。
“都是50多歲的人了,現(xiàn)在的工作已經(jīng)干了半輩子,回過頭再搞法律,等熟悉工作也得好幾年,到那時也就要退休了。”據(jù)了解,當時許多的動員對象,都是像步一軍一樣屬于上世紀50年代華政的畢業(yè)生,畢業(yè)后受當時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沒能走上法律之路,被分配到了其他崗位,要求年過半百的他們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確有些勉為其難。
但49歲的步一軍做出了與眾不同的選擇?!白雎蓭煟瑥氖路晒ぷ魇俏掖髮W的理想,但畢業(yè)時,根本沒有做律師的機會,現(xiàn)在恢復律師制度,對我來說絕對是強心劑?!蹦杲氚俚牟揭卉姡秩计鹆朔扇说臒崆?,通過了律師統(tǒng)考,成為了第一批上海律師,在法律事業(yè)上,步一軍像當年在馬拉松賽場上創(chuàng)紀錄時一樣,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放下教書的課本,拿起辦案的起訴狀,代理詞、辯護詞,一切顯得那么陌生。當律師,并不像步一軍設想的那樣手到擒來:“在華政學習的基礎課和專業(yè)課大多是前蘇聯(lián)的教材,也實踐中的法律體系不一致,那時的法制也很不健全,經(jīng)常找不到現(xiàn)成的法條。”
就像當年憑著不服輸?shù)膭旁谝粋€月內考上了華政,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年近半百的步一軍邊學邊干,開始了二次創(chuàng)業(yè)。
上世紀80年代末,市律協(xié)在1989年開辦了全市涉外律師業(yè)務培訓班,當時已經(jīng)55歲的步一軍,是班上年齡最大的學生,但他的成績也是最好的,在結業(yè)考試中,步一軍以98分的高分獲得了第一名,得到了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領導的表揚。
“每個月拿固定80多塊的工資、每個月辦8到9個案子,幾乎天天加班到8、9點,經(jīng)常出差在外,有時一去就是1個多月。出差坐的是火車硬座,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到看守所看會見當事人要騎自行車,一騎就是20多公里?!?
談起最初的這段律師生涯,步一軍充滿著創(chuàng)業(yè)者的自豪,唯一令他愧疚的還是自己的家庭。
一次,步一軍在外辦案,讀小學一年級的小女兒突然哭著吵著要見爸爸,硬是從家里跑了很長的路到步一軍妻子工作的衛(wèi)生院,“要媽媽去找爸爸?!辈揭卉姷钠拮雍辶税胩欤∨畠翰旁谥蛋嗍宜?。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哭哭啼啼要找爸爸的小女兒,如今已經(jīng)是研究生畢業(yè),正在父親的母?!A政工作,法學理論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父女倆交流最多的共同語言。
■ 文/黨文俊
老律師心語
至今,23年的律師生涯中,步一軍辦理各類案件1400余件,成功代理了上海市第一例國家刑事賠償案,被媒體稱作中國國家刑事賠償制度的進步。2004年,他代理的南拳王周士彬著作權糾紛案,獲得勝訴,維護了中國拳王的世界聲譽與尊嚴。
如今,年過七旬的步一軍,每周都堅持在他兼職的東海職業(yè)技術學院給學生上兩天的課,把自己的律師生涯的經(jīng)驗之談,傳授給懷有和當年自己同樣夢想的學子們。
步一軍在他的母校華東政府學院50周年校慶上發(fā)表演講時的感言也代表了許多老律師的心聲:“離開母校已經(jīng)整整43年,記得那時我們還都是20多歲的小伙子,現(xiàn)在卻已是六、七十歲白發(fā)滿頭的老人。在生理上,我們已經(jīng)無法和青年相比,但我們那顆熱愛祖國的心卻是一樣的。為可愛的祖國拼搏,這是我一生信奉的座右銘。讓我們共勉,為可愛的祖國拼搏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