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道:河南警方回復市民留言稱將視情處置其煽動性言論 http://www.chinanews.com/fz/2011/07-04/3155670.shtml
河南南陽一市民在“書記市長網上留言板”上抱怨該市的“交通整治行動”變質成“罰錢”行動,當地公安局快速回復都是“依法依程序進行”,原本一樁小事,卻因公安局回復中要對留言網友“聽其言、觀其行、觀后效”,回復有“個性”,態(tài)度很“強硬”,被轉貼到論壇,引發(fā)大量網友前往“留言板”提問圍觀。留言管理員回復稱,“工作中存在情緒急躁”的不足。
市民在網上抱怨“整治”變成“罰錢”行動,沒想到,收到的回復竟然是“聽其言、觀其行、觀后效”,真是令人無語,及時回應本是值得稱贊的,可“強硬”回復卻讓人受不了,也很傷民意。
政府部門利用網絡與百姓互動,是一種很好的民意溝通方式。對于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本該抱著謙虛的態(tài)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蛟S老百姓說得不對,但至少應該真誠地對待。
事實上,老百姓反映的問題也是值得深思的。比如:“在大統(tǒng)路口,交警盯著按照交通規(guī)則等紅燈的摩托車,挨個查摩托,罰錢,卻看不到中州路上那長長的車隊。難道就不能在中州路上疏導一下嗎?”
通過網絡聽取民意變成一種形式,我們見過不少,比如限定投訴字數,比如答非所問,時間久了,老百姓的心也涼了。面對“強硬”回復,或許老百姓沒有辦法,但卻會在心中積累怨氣,這樣的怨氣多了,顯然不是件好事。
“聽其言、觀其行、觀后效”,盡顯權力霸道,其實,真正逆潮流而動的,恰恰是如此輕慢民意、如此漠視民意的行為。不尊重民意,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F在留言管理員回復稱,“工作中存在情緒急躁”的不足,似乎是認了錯,但真正的問題是否能夠得到解決?及時回復是一回事,如果沒有真心實意為民服務的心,“強硬”回復恐怕在所難免。(文/郭文斌 圖/唐春成)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