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精品丝袜一区,青青国产在线观看,日韩欧美你懂的,天天插天天干天天操,久久久久久久婷婷,国产男人搡女人免费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yè)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律師文化 >> 上海律師 >> 2020 >> 2020年第10期
《上海律師》編委會

主 管:上海市司法局
主 辦:上海市律師協會
編 輯:《上海律師》編輯部
編輯委員會主任:邵萬權
副  主  任: 朱林海   張鵬峰    

                  廖明濤  黃寧寧   

                  陸   胤   韓   璐  

                  金冰一   聶衛(wèi)東    

                  徐宗新   曹志龍   

                  屠   磊    唐   潔     

                  潘   瑜           

編  委   會:李華平   胡   婧   

                  張逸瑞   趙亮波 
                  王夏青   趙   秦    

                  祝筱青   儲小青
                  方正宇   王凌俊    

                  閆   艷   應朝陽
                  陳志華   周   憶    

                  徐巧月   翁冠星 

                  黃培明   李維世   

                   吳月琴    黃   東

                  曾    濤
主       編: 韓   璐  
副  主  編:譚    芳  曹   頻    
責任編輯:王鳳梅  
攝影記者:曹申星  
美術編輯:高春光  
編       務:許 倩  

編輯部地址:
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
電 話:021-64030000
傳 真:021-64185837
投稿郵箱:
E-mail:tougao@lawyers.org.cn
網上投稿系統:
http://www.biomdur.com/wangzhantougao
上海市律師協會網址(東方律師網)
www.biomdur.com
上海市連續(xù)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 第 272 號)
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上海律師行業(yè)公益之星

公益之路是我最好的選擇

2020年第10期    作者:羅一靜    閱讀 3,543 次

羅一靜

上海市捷華律師事務所律師。20152016年被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等單位評為優(yōu)秀法律援助律師;2016年被司法部評為第五屆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她獲得2014—2016年度上海市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獲得首屆上海律師行業(yè)公益之星的榮譽。

2012年年底,我告別了在巴西年深日久的工作與生活,回到了中國。原本我的計劃是與朋友一起開一個小咖啡館,慵懶舒適地開始享受我的退休生活,是上海市捷華律師事務所這個大家庭,點燃了我重新做一名執(zhí)業(yè)律師的信念。根據律所主任的提議,讓我發(fā)揮多年海外生活的優(yōu)勢以及出國前在上海市工商業(yè)聯合會及浦東新區(qū)商會工作的有利條件,為所里拓展一些涉外法律業(yè)務。于是我開始了成天跑企業(yè)、拜訪客戶的生活。正當業(yè)務漸入佳境,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東方律師網上看到了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全國律師協會和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倡導的“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的消息,我的心被觸動了,當即就報名參加了此項行動。盡管我的年齡已經超過報名要求,但由于我的堅持,最終獲取了組織上的批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法律援助志愿者。2014年盛夏,我離開了熟悉而溫暖的上海,踏上了法律援助的征途——來到了廣西北海市銀海區(qū),一個20多年前從小漁村發(fā)展起來的新城區(qū)。

自上世紀90年代初,我開始從事律師工作以來,就在上海主要從事涉外業(yè)務,曾先后為上海紡織品進出口公司、上海文教用品進出口公司等10余家進出口公司和企業(yè)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并受理了百余起債權債務,涉外經濟,租賃,房產等各種類型的經濟糾紛。出國到巴西后,開始從事進出口貿易。隨著中巴貿易的發(fā)展,我于2002年又回到了律師行業(yè),在巴西諾勞亞律師事務所工作,幫助巴西諾勞亞律師事務所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并任巴西諾勞亞律師事務所上海辦事處主任,受理了多起反傾銷案子及其他經濟案件。

我雖有十多年的涉外法律工作經驗,卻幾乎沒有接觸過刑、民事案件。到了北海,我忽然發(fā)現自己練就了的一身功夫卻全無用武之地,找上門來的全是小案子——農民工被欠薪、下崗工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土地承包糾紛,房屋拆遷、改建糾紛、人身傷害賠償……但這些小案子,卻是影響著當地社會穩(wěn)定的主要問題。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們法律援助律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于是我邊學邊干:一起鄰里糾紛引起的人身傷害賠償案,在法院和我的努力主持下得到了調解,當事人送來了精通法律,維護正義的錦旗;一起外地農民工的人身傷亡道路交通事故在我的斡旋下順利地與肇事司機達成了協議,并通過法院向保險公司獲得了賠償,兩位年邁的受害者父母委托其兒子送來了法律援助解憂困,盡心盡責一心為民的錦旗。很快,一年的法律援助任職期很快就到期了,我在當地政府、機關以及同事、居民的熱情挽留下又延續(xù)了一年。

兩年后,我懷揣著在北海結下的濃厚情感與不舍重返上海?;氐缴虾:螅依眯菡谥匦聦W習了證券業(yè)務方面的知識,并通過了基金從業(yè)人員資格考試,打算加入事務所的基金團隊,但靜安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的召喚又讓我回歸到了法律援助隊伍——加入了市婦聯巾幗律師志愿團和靜安區(qū)法律援助志愿團。自此,先后為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婦聯、靜安區(qū)法律援助中心以及我居住地所屬的瑞金二路街道的法律咨詢窗口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約500余人次,并堅持每年辦理10余起法律援助案件。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通過從事援助工作我深深地體會到:正是這些小案子,才是老百姓亟需維權的大事。做好這些小案子猶如雪中送炭,表達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和關注,體現援助律師回饋社會的心愿和價值。

這幾年,我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法律援助的社會公益活動中,我的體會是:

法律援助工作,把我從一個商業(yè)律師變成了社會律師

在做援助律師之前,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企業(yè),奔走于各種類型的企業(yè)中間,而對社會上各種群體性矛盾以及弱勢群體的熱門話題并不關注。當我從事法律援助工作后,我的服務對象發(fā)生了變化,我開始更多地關心下崗失業(yè)工人的利益保護、勞動糾紛、房屋拆遷糾紛等社會群體性事件,開始把眼光投向那些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突出問題。通過多年的基層法律援助工作,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解決這些問題,法律手段是最重要、最理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作為法律手段之一的法律援助制度,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中發(fā)揮著調節(jié)器減壓閥的重要作用,它使社會成員中的貧弱群體在遇到矛盾和糾紛的時候,能夠通過理性制度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使上述矛盾在法律框架內得到解決。避免社會沖突與動蕩,達到和諧社會安定有序之要求,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實現社會和諧穩(wěn)定。法律援助工作的實踐也充分證明,法律援助工作者通過參與和處理涉法涉訴的信訪案件,侵害弱勢群體利益的群體性案件,能夠及時解決糾紛,有效地化解矛盾。因此,法律援助的實施是民主工程,更是一項穩(wěn)定措施。

法律援助工作,把我從一個經濟律師變成了公益律師

在做援助律師之前,我更多關心的是房產市場的導向,經濟政策的趨勢,注重各種經濟類型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與其相關的各種類型的案件,而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指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法治基本原則,我認為它只是一個理論,一個概念和精神。從事法律援助工作后,使我真正有機會參加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實踐活動中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是指一個國家的所有公民,無論其是否存在社會地位高低,財產多寡,種族不同,智力強弱,年齡大小等差別,一律平等地受到既定法律的保護,實現法律所認可和賦予的權利。嚴格地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實還只是一種秩序平等的權利,它本身并不能保證實體法律權利的平等。如果因為經濟困難請不起律師,享受不了法律服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成了一句空話。然而,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系列的問題。法律援助對于我們法援律師而言,它不僅在于維護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更重要的是,它通過法援公益律師的努力,將這個憲法原則變成了現實。

法律援助的任務十分艱巨,前景十分廣闊

法律援助切實保障了訴訟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法律援助旨在保障人權。人權是人的自由和平等的權利,也稱公民權利。公民權利一方面體現了實體法上的權利,是靠自身從事法律行為而獲得;一方面也是程序法上的權利,體現在訴訟中。特別是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處于特殊地位,往往由于法律知識匱乏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而,需要具有法律知識和專業(yè)訴訟技能的律師提供法律援助。在刑事案件中,某些經濟困難的被告人如果請不起律師擔任辯護人,就有可能出現無法從法律角度闡述自己無罪,罪輕或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請不起律師,對于刑事案件被告人來說,也許損失的是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但對于國家來說,受到損害的卻是司法公正的原則和形象。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對于經濟上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減免聘請律師的費用,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法律援助工作大有可為,前景廣闊。大力弘揚司法良知,開展人性化司法,注重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對農民工、下崗職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工作,采取緩、減、免律師費、訴訟費的司法救助措施,讓有理無錢的人打得起官司,這才是我們律師應盡的社會責任。

公益是一種潤物無聲、水滴石穿的力量,熱心投入公益活動,可以從中獲得成長、歷練和充實。我從事法律援助工作已六年有余,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我的心態(tài)變得更加平和。我熱愛公益工作,通過公益工作,增強了自己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我將繼續(xù)努力,努力使自己無愧于公益律師這一稱謂!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